游客發表
與往年的需求協預傳統淡季不同,今年8月的持續超過超預車市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釋放市場8月份,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57.5萬輛和258.2萬輛,汽車期環比增長7.2%分別增長8.2%和8.2%,增長中汽同比分別增長7.5%和8.4%。計全今年前8個月,年銷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2.5萬輛和1821萬輛,量或同比分別增長7.4%和8%。需求協預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世華解釋說,持續超過超預在國家促進消費政策和車企優惠促銷等因素的釋放市場推動下,8月份國內汽車產銷持續復蘇;另外,月份由于去年同期南方限電的汽車期影響,今年8月份整體淡季市場表現不弱,增長中汽環比、同比均有增長。
乘用車、商用車均實現產銷量雙增長。
陳世華表示,今年8月購車需求持續釋放,國內車市整體呈現淡季不淡的特點,乘用車和商用車均實現雙增長在生產和銷售方面。
從乘用車市場來看,國內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27.5萬輛和227.3萬輛,環比增長7.5%和8.2%,同比增長5.4%分別為% 和6.9%;今年前8個月,國內乘用車銷量分別增長7.5%和8.2%。汽車市場銷量1564.3萬輛,同比增長6.7%。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徐海東認為,去年同期的利好政策導致基數較高。今年8月汽車產銷雙增長不僅是出口市場拉動,也表明國內市場開始回暖。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進一步表示,8月份車市淡季表現良好,主要得益于高端車型以舊換新的增加以及新車型的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有力拉動了國內汽車消費。
9月14日,某汽車大眾北京地區銷售顧問告訴記者,臨近三季度末,降價促銷活動十分強勁。來店問車、試駕的消費者明顯增多,客流量高于往年同期。另一家吉利汽車公司的銷售顧問也表示,他原以為傳統淡季的客流量會減少,但沒想到客流量反而增加。
具體來說,今年1-8月,傳統能源乘用車中,C級車(中大型車)和D級車(長軸距豪華車)同比均呈現正增長,B級車則同比呈現正增長。 A級車(中型車)及以下車型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目前銷量仍主要集中在A級車(緊湊型車)。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今年前8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848萬輛,同比增長21.2%,市場份額為54.2%,同比增長6.5 個百分點。
此外,商用車產銷量也保持增長。 8月份,國內商用車產銷分別達到30萬輛和31萬輛,環比分別增長5%和7.9%;同比分別增長26.2%和20%。 1-8月,國內商用車銷量256.8萬輛,同比增長16.4%。陳士華表示,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去年同期相比,客車和卡車產銷量均呈現兩位數增長。
新能源汽車繼續高速增長,8月市場份額達32.8%。
陳世華表示,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43.4萬輛和537.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6.9%和39.2%,市場份額為29.5%;其中,8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達到32.8%。崔東樹認為,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優異表現。
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傳統燃油乘用車銷量卻持續下滑。 8月份,國內傳統燃油汽車銷量120.5萬輛,同比下降7.9%。陳世華分析,汽車市場總量并沒有太大變化,因此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必然導致燃油車市場逐漸萎縮。
此外,從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前8個月A00級轎車(微車)同比大幅下滑,而其他級別銷量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同比。其中,D級車受同期基數較低影響。目前銷量最大的仍然主要集中在A級車。陳世華進一步解釋,目前新能源汽車啞鈴形的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逐漸轉變為紡錘形(中間大、兩端?。?,10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二十萬的范圍越來越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進一步加快國內市場規模擴張外,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勢頭也保持強勁。今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72.7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從整體出口表現來看,汽車出口依然保持增長趨勢; 1-8月,汽車累計出口294.1萬輛,同比增長61.9%。從出口增速來看,前8個月比亞迪出口量增幅最為顯著,同比增長超過6倍,其次是奇瑞汽車出口量增長1.2倍,長城汽車出口量增長1.2倍。出口量增長90%以上。陳士華預計,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將突破4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將突破100萬輛。
近期多項汽車利好政策出臺。 9月初,工信部、財政部等七部門印發《汽車工業穩定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確提出2023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同比約2700萬輛。目標是增長3%左右。
銀證研報表示,汽車行業即將進入“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和年末沖動階段,有利于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徐海東認為,國內汽車市場開始回暖,他認為未來幾個月汽車市場的表現會好于去年。從目前汽車市場的表現來看,今年全年的銷售業績將好于年初預期的3%的正增長。
新京新聞貝殼財經記者王琳琳。
編輯陳莉校對Lucy。
隨機閱讀
熱門排行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