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鴨、鵝,養哪個風險小利潤大?針對這個問題,愿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雞、鴨和鵝,基本上都差不多。要以風險小利潤大為選擇標準,真有點兒難以抉擇。下面,詳細分析一下。
養雞效益分析一只肉雞,從雛雞開始養殖,大概4個月出欄。那么,在養殖的過程之中,產生的成本如下:
雛雞,3.5元/羽; 飼料,22元; 藥品防疫,0.4元; 雞舍分攤,平均每只雞占地0.25平方,造價40元/平方,小計10元。以5年為折舊年限,平均每年分攤2元; 水電費,0.2元; 墊料費,0.2元。
總成本:28.3元。利潤:成雞出來體重4斤左右,按照9元/斤計算,售價36元,減輕成本,獲利7.7元。
養鴨的效益分析肉鴨養雞,通常40~50天可以出欄,出欄體重在6斤左右。與雞和鵝相比,養殖周期要短很多。那么,一只鴨的養殖效益分析,如下:
鴨苗,4元/只; 飼料,一只鴨苗,從進欄到出欄,大概消耗13斤飼料,價格1.4元/斤計算,總計飼料成本18.2元; 藥費、疫苗,0.17元; 水電費,0.05元; 鴨舍分攤費,與雞一樣,每年分攤2元。
總成本:24.42元。利潤:出欄的肉鴨,體重6斤,市場價格是4.5元/斤,售價27元/只。利潤為2.58元。
養鵝的效益分析肉鵝的養殖周期大概是三個月,比雞的養殖周期短,比鵝的養殖周期長,介于兩者之中。那么,養鵝的效益又如何呢?
鵝苗,8元/只; 飼料,包括精粗飼料,總計21.7元; 水電+防疫費,總計3元; 鵝舍,跟雞鴨的一樣,平均每年分攤2元;
總成本:34.7元。利潤:肉鵝出欄的體重較重,大概7斤左右,市場價格7.5元/斤,售價49.5元/只,減去成本,獲利14.8元。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養鴨的成本最低,利潤最??;養鵝的成本最高,利潤最大。雞正好介于鵝和鴨之間,故而建議養雞。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于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個人觀點:
1、養雞周期短,見效快,但生病率高,控制不好全軍覆沒,控制好要在初期預防下足功夫。如果養建議不要養菜雞,要養土雞,特別是針對大城市供應的土雞,不怕你沒貨就怕你養不好。目前最低收購價在25一斤!
2、養鴨周期短,食量大,但生病率也高,也需要在前期預防疫苗。因環保問題一直是國家這幾年關注的重點,散養轉移到了大棚養殖,大棚養殖轉移至精細化大棚養殖,建棚及鴨糞環保處理成本高,收益一棚鴨一月多時間純利幾萬元。但要養的話建議聯系相關單位公司簽訂種蛋收購大棚養殖。目前一個種鴨蛋收購價是5元一個!其他的自己算吧,只要鴨子不死,后面就等收錢!
3、養鵝周期長,風險小,適合小型投資。聯系有專業收購的廠家及餐飲公司,會有較好收益。一般化幾百只或者上千只鵝在農戶手里變現周期延長是很難把控風險的,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投資。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及身邊有人在做的總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有不足還望三農領域同行給與指正,謝謝!
最后送一句:投資有風險,養殖需謹慎!